口腔癌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況及干預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口腔癌手術患者心理狀況及心理干預效果。方法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42例口腔癌患者進行測評比較。結果:本組患者干預前(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國常模,干預后各因子分均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干預后SCL-90因子分≥1分的例數(shù)比干預前明顯下降(P<0.05)。結論心理干預能有效降低口腔癌患者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心理情緒的水平。
【關鍵詞】口腔癌;手術;心理狀況;心理干預
口腔癌是發(fā)生于口腔粘膜鱗狀上皮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相當高,5年存活率低于50%??谇话└涡g是目前治療口腔癌患者的主要手段,但手術范圍廣,可致患者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礙。患者常有憂郁、悲觀、絕望情緒,甚至自殺傾向,不僅影響病人生存質量,長期嚴重的焦慮、抑郁反應還可損害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影響患者的抗腫瘤能力①。臨床上應對口腔癌手術患者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給予足夠重視,進行及時心理疏導,以促進患者康復。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4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行口腔癌聯(lián)合根治術患者17例,行聯(lián)合根治術加游離皮瓣移植術25例。男32例,女10例,年齡42~72歲,舌癌28例,頰癌6例,下頜牙齦癌5例,口底癌3例。所有患者術前均未做過放療及化療。
1.2 調查工具與方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用問卷調查法,在患者入院3天內,取得患者配合,由調查者向患者說明量表填寫方法,保證患者理解每條問題的涵義后由其自行填寫量表,護士對患者的隱私保密,對患者進行第一次(SCL-90)評估。心理干預在完成第一次心理測評后即開始,利用每天查房、護理、治療、檢查等機會隨時進行,在術后14天對患者進行第二次(SCL-90)評估。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利用SPSS10.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檢驗。
2、結果
見表1和表2。
2.1 從表1可見,本組病例干預前除敵對、偏執(zhí)與全國常模相近外,其余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國常模(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本組患者心理干預前心理狀態(tài)較差。經過干預后,術后14天的SCL-90結果表明,本組患者各因子分較干預前顯著下降(P<0.001),與全國常模相比,人際敏感、恐怖略高于全國常模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其余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國常模(P<0.05或P<0.01),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本組的病人心理狀態(tài)明顯好轉,心理干預對緩解患者各種心理癥狀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2. 2按有關標準
SCL-90因子分≥1分,認為有輕度的心理問題;≥2分有中度以上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從表2看出,本組病例干預后SCL-90因子分≥1分的例數(shù)比干預前明顯下降,有顯著差異性(P<0.05)。
3、討論
3.1 口腔癌患者心理改變機理探討
談癌色變,口腔癌患者有復雜的精神癥狀,表1顯示,患者干預前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焦慮、抑郁、恐怖、精神病性指標明顯升高。其中焦慮、抑郁的因子分較高,其次是強迫、恐怖和人際敏感。大量的研究亦顯示抑郁和焦慮反應是癌癥患者最常見的心理反應③,癌癥患者經常存在情緒焦慮、抑郁等心理痛苦,并且不能很好去應對,并可導致相應的行為改變??谇话┗颊咝睦砀淖冎饕c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3.1.1 由于癌癥是一種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多數(shù)人覺得癌癥是最可怕的疾病,癌癥就是死亡的同義詞。因而對個體會造成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面對死亡的威脅,患者常感到痛苦、恐懼、無助,從而產生抑郁情緒。
3.1.2 由于口腔癌腫潰爛、刺激疼痛,使患者產生軀體化癥狀。而軀體癥狀的嚴重程度亦與抑郁密切相關④,嚴重的軀體化癥狀可加深患者的抑郁情緒。
3.1.3 因擔心手術失敗,術后可能存在腫瘤復發(fā)與轉移,患者精神高度緊張,出現(xiàn)心慌、頭痛、失明等焦慮癥狀。
3.1.4 手術既是治療手段也是一種創(chuàng)傷??谇话└涡g的手術范圍廣,對患者是一個重大應激源,手術后出現(xiàn)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礙,擔心別人歧視等,患者會出現(xiàn)恐怖和人際敏感的癥狀。
3.1.5 部分患者根治術同時需皮瓣移植,患者頭部制動、取皮區(qū)制動,以及留置各種管道使患者不適應,進而產生強迫癥狀,甚至精神病性癥狀。
3.2 心理干預的方法
癌癥患者沉重的心理壓力,嚴重影響著病人的生存質量和心身健康,并有可能加速癌癥的發(fā)展⑤。大量研究顯示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可損害癌癥患者的細胞免疫,導致癌癥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降低。針對口腔癌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指導患者使用有益的應對方式,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以提高患者對疾病帶來變化的適應能力,減輕或消除患者抑郁、焦慮、恐怖心理,使患者能對治療有較好的依從性,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主要有認知治療和支持治療。
3.2.1 認知治療
情感障礙和行為障礙與歪曲的認知有關,異常的認知可產生異常的情緒反應,如焦慮、抑郁、恐懼、精神病性等。有針對性對患者宣教,讓患者了解疾病的一般知識,策略地介紹手術情況及目前治療口腔癌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手術成功的病例,增加其對治療疾病的信心和勇氣,解除患者對手術的疑慮與恐懼,消除患者對術后不適產生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對手術的適應力。
3.2.2 支持治療
針對口腔癌患者的心理特點提供適當?shù)男睦碇С郑皶r給予同情、安慰和關心,建立相互信賴、平等的護患關系。術前多與患者接觸交流,傾聽其主訴,了解其思想動態(tài),積極為患者解決各種心理問題,注意觀察和揣測患者的各種心理變化,教會患者術后交流方法,指導患者用肢體語言或紙筆進行交流,護理人員應多巡視和主動詢問患者,及時了解患者需要,及時協(xié)助解決,以減輕患者交流障礙,消除患者悲觀心理,使患者能以最佳心態(tài)度過手術期。
4、結論
本研究顯示,心理干預可使口腔癌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明顯好轉。說明心理干預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癥狀。從表1表2可見干預后本組患者各因子分較干預前明顯降低,除人際敏感、恐怖略高于全國常模外,偏執(zhí)、強迫低于全國常模,其余顯著低于全國常模,干預后SCL-90因子分≥1分的例數(shù)比干預前均顯著下降(P<0.05),說明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對口腔癌手術患者生理心理兩方面都起到較好促進作用。分析患者人際敏感、恐怖得分較高原因,可能是術后患者進食,交談障礙未能盡快恢復;術后面部疤痕和面部不對稱,對術后自身形象的改變尚未從心理和行動上完全適應和接受。因此,護士還應做好口腔癌患者的隨訪工作,加強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合理鍛煉和語言訓練,鼓勵患者工作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從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表1患者干預前、后SCL-90因子分與全國常模的比較(略)注:(1)P1患者干預前與干預后比較;P2患者干預前與全國常模比較;P3患者干預后與全國常模比較△P>0.05,﹡P<0.05,﹡﹡P<0.01,﹡﹡﹡P<0.001。表2患者干預前、后SCL-90因子分≥1分的例數(shù)分布比較(略)
【參考文獻】
[1]劉振華.腫瘤預后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5:111
[2]戴曉陽.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92
[3]陳建平.對疾病恐懼心理的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1996,6(1):26
[4]李素萍.住院患者中的精神抑郁癥[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4,13(2):55
[5]陳德鳳.癌癥患者手術前后焦慮和抑郁心理反應調查[J].中國臨床康復,2002,8(16):2417
上一篇:口腔科器械的不同消毒方式效果評價
下一篇:唾液富組蛋白在齲病中的作用
相關閱讀
- 宮腔鏡電切治療子宮縱隔的臨床護理與心理干預2013-11-25
- 乙醇與口腔癌臨床流行病學的研究進展2011-11-28
- 人口腔癌細胞系的建立20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