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與口腔癌臨床流行病學的研究進展
【摘要】口腔癌是人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2/3的患者來自發(fā)展中國家。雖然治療方法在進步,但口腔癌的預后較差,5年生存率仍低于50%。研究口腔癌的危險因素十分重要,明確危險因素可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減少口腔癌的發(fā)生。乙醇是導致口腔癌的危險因素之一,流行病學調查提示乙醇可導致口腔癌,但此結論在動物試驗中尚未被證實。研究乙醇因素與口腔癌的關系需要同時分析飲酒量、酒的類型、飲酒習慣以及乙醇對不同性別的影響和煙酒的聯(lián)合作用。飲酒和吸煙與口腔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但同時吸煙和飲酒者因乙醇致癌的具體機制難以明確,然而戒除煙酒卻是獲得口腔癌有效預防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口腔癌;乙醇;流行病學
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系統(tǒng)中,口腔和咽癌屬于同一類,簡稱口腔癌??谇话┦侨祟愖畛R姷膼盒阅[瘤之一,在常見癌癥中位居第7位,有2/3的患者來自發(fā)展中國家,大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年齡超過40歲①②。
口腔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區(qū)是美拉尼西亞,其次是中南亞①。美國口腔癌患者占所有癌癥患者的3%~5%,每年超過8000人死亡。印度口腔癌的發(fā)病率約為9.8%,每年新發(fā)病患者為7.5~8萬人。歐洲和美國低于45歲的年輕人的口腔癌發(fā)病率也較高③⑤。近年來,口腔癌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大,故其危險因素的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1、乙醇致癌假說
長期以來,乙醇被認為是口腔癌的危險因素之一。流行病學支持乙醇導致口腔癌的假說,但動物試驗尚未證實乙醇可以誘發(fā)口腔癌。乙醇致癌假說的支持點主要包括:1)乙醇中包含可以致癌的物質或污染物;2)乙醇能產(chǎn)生對人類致癌的代謝產(chǎn)物;3)乙醇作為提高其他致癌物滲透力的溶劑,加重患者營養(yǎng)缺乏,阻礙致癌物降解,促使某些物質轉化為致癌物;4)乙醇可提高細胞對氧化劑的暴露和抑制免疫功能等⑥。
口腔癌多是由正常組織先發(fā)展成為白斑,最終由白斑轉化為癌。乙醇與白斑惡性轉化的相對危險度(oddsratio,OR)為2.37,即乙醇可以促使白斑向口腔癌轉化⑦。此外,乙醇還可提高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患者的惡變率,且惡變率隨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這就提示,乙醇可能是口腔癌前病變向口腔癌轉化的促進劑⑧。
2、飲酒量與口腔癌
不同乙醇飲料中的乙醇質量分數(shù)并不相同,研究乙醇在口腔癌發(fā)生中的作用時,需首先將飲酒量標準化,以便統(tǒng)計分析并獲得準確結果。
1杯酒通常指的是125mL葡萄酒或330mL啤酒或30mL烈性酒,其中含乙醇10~12g⑥⑨⑩;而1L葡萄酒、啤酒和烈性酒分別含有乙醇94、40和317g⑾。此外,還采用威士忌當量(whiskeyequivalent,WE)作為飲酒標準計量單位,1個WE相當于28.35mL質量分數(shù)為43%的威士忌或340.2mL的啤酒或113.4mL質量分數(shù)為12%的葡萄酒⑿。
Lissowska等⑥通過研究認為,乙醇與口腔癌的發(fā)病率呈正相關,尤其是飲酒超過每周21杯者。Franceschi等⑨認為,每周1~20杯內的適度飲酒并不增加患口腔癌的危險,而每周超過91杯的重度飲酒者的OR為11.6,其危險度增加了近12倍。Merletti等⑾發(fā)現(xiàn),平均飲酒超過每天120g者患口腔癌的危險性較高,且其危險度隨飲酒量的增加而升高。Mashberg等⑿發(fā)現(xiàn),吸煙因素校正后的飲酒者其口腔癌的發(fā)病率隨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故飲酒者需要注意適當控制酒量以達到遠離口腔癌的目的。
3、酒的類型與口腔癌
口腔癌的發(fā)生危險與任何類型的乙醇飲料均呈正相關關系,但不同類型的乙醇飲料致癌的危險度卻不同⒀。Güneri等⒁指出,烈性酒和啤酒所致口腔癌的作用強于葡萄酒,輕度和適度飲用葡萄酒無患癌危險,而適度飲用紅葡萄酒對于全身健康還有積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Blot等⒂認為,每天飲用2杯葡萄酒者患口腔癌的危險率并不高,但每天飲用葡萄酒超過2杯者,患口腔癌的危險率卻呈顯著的上升趨勢。Mashberg等⑿發(fā)現(xiàn),飲用威士忌每天超過10個WE者的相對危險度(relatverisk,RR)為7.3,飲用啤酒或葡萄酒每天超過10個WE者的RR則為20.4,飲用啤酒和葡萄酒者的RR要高于飲用威士忌者,而飲用威士忌同時飲用啤酒或葡萄酒者的RR要高于只飲用威士忌者。飲用啤酒者患口腔癌的危險率上升,已經(jīng)得到證實⑾。不同類型乙醇飲料的致癌結果不一致,部分原因是飲料中乙醇的實際質量濃度隨著非乙醇混合物的稀釋而發(fā)生變化,而患癌危險隨其中乙醇質量的增加而上升⒀⒃。這就提示飲酒時,需要注意選擇酒的類型以降低口腔癌的發(fā)病率。
4、飲酒習慣與口腔癌
Lissowska等⑥⑨并未發(fā)現(xiàn)一些飲酒習慣,如開始飲酒的年齡、飲酒頻率、飲酒持續(xù)時間和戒酒狀況等與口腔癌的發(fā)生有關。Subapriya等③卻認為,口腔癌的發(fā)生危險隨飲酒頻率和持續(xù)時間的增加而升高。Hayes等⑩指出,戒酒僅能逐漸降低危險度,但患口腔癌的危險在停止飲酒數(shù)年內仍持續(xù)存在。Castellsagué等⒀發(fā)現(xiàn),戒酒至少3年才能明顯降低患口腔癌的危險,而戒酒超過14年者的危險度與從不飲酒者接近。以上研究提示,適當調整飲酒習慣可有效避免飲酒行為的不利作用,而戒酒也是預防口腔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5、乙醇對不同性別的影響
Negri等⒄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群的口腔癌好發(fā)于男性。在意大利,約60%男性和15%女性的口腔癌的發(fā)生與乙醇相關。Suba⒅認為,假設飲酒低于每天30g的適量飲酒為口腔癌的危險因素,其危險度對于男性而言比較小,對于女性則無危險可言;而飲酒超過每天30g的重度飲酒,對于男性和女性均為強烈的危險因素。乙醇對不同性別作用的差異提示,乙醇的致癌機制十分復雜,在研究時要注意合理選擇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構成。
6、煙酒的聯(lián)合作用
既不吸煙又不飲酒者發(fā)生口腔癌的可能性極低,而發(fā)生者主要是平均73歲左右年齡偏大的女性⒆。Lissowska等⑥認為,從不吸煙者的飲酒與口腔癌的發(fā)生無關,但Franceschi等⒇卻認為,從不吸煙者的飲酒與口腔癌的發(fā)生呈正相關關系,危險度隨飲酒量的增加而提高。Talamini等調查發(fā)現(xiàn),不吸煙者且飲酒低于每周35杯的OR并不升高,飲酒每周35~55杯者的OR上升為5.0,飲酒超過每周56杯者的OR上升至5.3;而飲酒超過每天7杯的OR,男性為4.4、女性為2.6,即不吸煙者患口腔癌的危險度隨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Hayes等⑩發(fā)現(xiàn),每天低于20支的中輕度吸煙且同時每周1~7杯輕度飲酒的女性,患口腔癌的危險度并未上升,但每天超過20支的重度吸煙且同時每周1~7杯輕度飲酒者和每天超過20支的重度吸煙且同時每周超過8杯的重度飲酒者患口腔癌的危險度上升;男性中,不吸煙但每周超過42杯的重度飲酒者患口腔癌的危險度上升6倍,不飲酒或每周1~7杯的輕度飲酒且每天吸煙超過20支者的危險度上升2~4倍,如果重度吸煙同時飲酒則危險度上升40~50倍。以上研究提示,飲酒和吸煙對于口腔癌的發(fā)生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
Blot等⒂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口腔癌患者均有飲酒的習慣,幾乎所有飲酒的口腔癌患者同時伴有吸煙,并且約2/3與吸煙和飲酒相關的口腔癌患者為重度吸煙和飲酒(吸煙史超過20年,吸煙每天超過2包和(或)飲酒每周超過30杯)者。飲酒者同時吸煙使患口腔癌的危險度上升,重度飲酒同時重度吸煙者的危險度明顯高于非飲酒和吸煙者,提示乙醇可加強煙草的致癌作用。煙和酒同為口腔癌的危險因素,在嚴格控制其中一種因素后,可觀察到另一種因素與患口腔癌有明顯的劑量相關關系,故提示每種因素都可單獨誘發(fā)癌癥。吸煙并非乙醇誘發(fā)癌癥的必要條件,從不吸煙者或戒煙者口腔癌的發(fā)病危險仍隨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即單獨飲酒也可誘發(fā)癌癥,乙醇可能與其他致癌物質相互作用而致不吸煙者發(fā)生癌癥。飲酒聯(lián)合吸煙的危險要高于其中每個因素的單獨作用,同時飲酒和吸煙可使危險上升大約10倍。因此,適當降低煙和酒消費的初級預防措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7、乙醇因素研究的意義
總之,口腔癌系諸多危險因素在較長時間內聯(lián)合作用所致,除吸煙和飲酒外,飲食、營養(yǎng)、病毒、口腔狀況和遺傳等因素也與其發(fā)病密切相關。近年來,雖然口腔癌的治療方法在不斷進步,但口腔癌的預后仍然較差,5年生存率低于50%,較低的生存率提示預防措施的重要性。發(fā)現(xiàn)并確定口腔癌的危險因素是科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利于預防措施的開展,有助于口腔癌發(fā)病率的降低。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煙酒的不良刺激,保持充足、合理和均衡的營養(yǎng)等可有效預防口腔癌的發(fā)生。定期體檢,早期發(fā)現(xiàn)并及時治療,可達到避免或減少疾病困擾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Pavia M,Pileggi C,Nobile CG,et al.Am J Clin Nutr,2006,83(5):1126-1134.
[2]Muwonge R,Ramadas K,Sankila R,et al.Oral Oncol,2008,44(5):446-454.
[3]Subapriya R,Thangavelu A,Mathavan B,et al.Eur J Cancer Prev,2007,16(3):251-256.
[4]Llewellyn CD,Linklater K,Bell J,et al.Oral Oncol,2004,40(3):304-313.
[5]Llewellyn CD,Johnson NW,Warnakulasuriya KA.JOral Pathol Med,2004,33(9):525-532.
[6]Lissowska J,Pilarska A,Pilarski P,et al.Eur J Cancer Prev,2003,12(1):25-33.
[7]Shiu MN,Chen TH.Eur J Cancer Prev,2004,13(1):39-45.
[8]Ho PS,Yang YH,Shieh TY,et al.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7,104(5):647-652.
[9]Franceschi S,Levi F,Dal Maso L,et al.Int J Cancer,2000,85(6):787-790.
[10]Hayes RB,Bravo-Otero E,Kleinman DV,et al.Cancer Causes Control,1999,10(1):27-33.
[11]Merletti F,Boffetta P,Ciccone G,et al.Cancer Res,1989,49(17):4919-4924.
[12]Mashberg A,Garfinkel L,Harris S.CA Cancer J Clin,1981,31(3):146-155.
[13]Castellsagué X,Quintana MJ,Martínez MC,et al.Int JCancer,2004,108(5):741-749.
[14]Güneri P,Cankaya H,Yavuzer A,et al.Oral Oncol,2005,41(10):1005-1012.
[15]Blot WJ,McLaughlin JK,Winn DM,et al.Cancer Res,1988,48(11):3282-3287.
[16]Asakage T,Yokoyama A,Haneda T,et al.Carcinogenesis,2007,28(4):865-874.
[17]Negri E,La Vecchia C,Franceschi S,et al.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1993,2(3):189-193.
[18]Suba Z.Pathol Oncol Res,2007,13(3):195-202.
[19]Farshadpour F,Hordijk GJ,Koole R,et al.Oral Dis,2007,13(2):239-243.
[20]Franceschi S,Levi F,La Vecchia C,et al.Int J Cancer,1999,83(1):1-4.
[21]Talamini R,La Vecchia C,Levi F,et al.J Natl Cancer Inst,1998,90(24):1901-1903.
[22]Dias GS,Almeida AP.Med Oral Patol Oral Cir Bucal,2007,12(7):474-478.
下一篇:年輕恒牙外傷后的牙髓處理
相關閱讀
- 人口腔癌細胞系的建立2011-11-07
- 口腔癌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況及干預效果分析2011-11-07